
身為驕傲的 Merit 校友,Will 從 Merit 畢業的歷程 Alice S. Pfaelzer 音樂學院 到 歐柏林音樂學院 並進入芝加哥音樂界的中心,使威爾成為我們城市音樂界的一股創新力量
在這次訪談中,威爾回顧了他在Merit音樂學院的音樂生涯、導師的重要性以及成功對他如今的意義。他還預告了即將發行的專輯。 夢想主題 並分享了他對重返 Merit 根源並參加 Play On 的最期待。
跟我們聊聊你和Merit的關係吧。你是怎麼開始的?在這裡學習的經驗對你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?
我從大一開始就在音樂學院學習。剛開始的時候,我們住在波爾克街(迪爾伯恩車站)那棟老建築的地下室。那是一段特別的時光。我當時14歲,每個星期六都會去那裡。真的很有趣。
我很幸運能遇到一些我非常敬佩的學長,例如 馬奎斯山 還有瑞安·奈瑟,一些非常棒的小號手,他們比我高出一籌。我當時就想,哇,門檻真高!從小學開始,我就成了熱門人物,所以這讓我很快就變得謙遜。
當 Marquis 和 Ryan 畢業時,我大二時榮譽爵士樂團的號手席位就空出來了,所以我可以馬上加入,並真正開始學習。
能在Merit和城裡頂尖的小號手們一起演奏真的很棒;聽到大家演奏,並且每週都努力進步,這很鼓舞人心。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轉捩點。
您是否有一段最愛、最難忘的 Merit 回憶?
「成功的定義肯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,但我會盡力感恩我現在的職業生涯,以及能夠創作自己想創作的音樂的榮幸。”
米勒
身為音樂家,你如何定義自己的成功?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種定義有改變嗎?
我覺得它一直在改變。我高中畢業的時候,成功意味著能靠演奏音樂謀生,僅此而已。我做的是什麼類型的演出並不重要,無論是雞尾酒會背景演出、婚禮表演或薩爾薩舞演出,只要能維持生計就好。
從歐柏林大學畢業後,我做過一段時間的演出,但最後筋疲力盡。我決定專注於我真正想做的音樂,更認真地對待藝術的一面。這需要做出一些犧牲——如果我不去做婚禮演出,我就得去披薩店打工,或者去建築工地幫我爸付賬單。
在那個時候,成功就是能夠以音樂為生,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,創作自己想創作的音樂。我仍然覺得那是我的夢想,而我現在能夠做到這一點,所以我感覺自己正在實現夢想。
你現在在做什麼?未來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嗎?
嗯,我明年年初還會發行另一張 Resavoir 的專輯。它叫《Themes for Dreams》,展現了 Resavoir 宇宙中更具氛圍感、空靈的一面。專輯裡沒有鼓,只有大量的弦樂和合成器。這張專輯非常優美,有點像一張「催眠曲」——非常適合睡前聽,或是當你感到壓力大、想降低血壓的時候聽。
您會給剛開始音樂之旅的年輕的自己什麼建議?
聽從你的直覺。
聽取你的導師的意見。
忠於自己。
與你敬佩的人在一起,並希望向他們學習,與他們一起成長。

您最期待在 City Winery 的 Play On 演出的什麼?
能看到榮譽爵士樂團的演出!我非常期待為他們演奏,與學生們見面,和他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。和這些年輕人一起工作真是太有意義了,尤其是和那些參與了這個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的計畫的人一起工作。這將會非常棒。
說實話,能以這種方式獲得Merit的認可意義非凡。我記得從歐柏林學院畢業後回到學校,心想:「也許有一天我會得到一塊小牌匾什麼的!」 當時我還沒上榜;我想,我還有一些工作要做,但我會努力的。現在,能夠參與這項慈善活動——獲得Merit的認可感覺真好,因為我對這所學校充滿了敬意,也對在那裡讀書的美好回憶充滿了回憶。